推薦:張家界導(dǎo)游網(wǎng) 官網(wǎng)認證微博開通 >>>
黃興故居位于湖南省長沙縣高塘鄉(xiāng)楊坨村涼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74年10月25日辛亥革命著名領(lǐng)導(dǎo)人黃興誕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22個春秋。黃興故居建于1864年,占地2.05畝,原為兩進兩橫,左右披廈廂房32間的四合大院,現(xiàn)尚存12間。
修葺后的故居,陳列有黃興故居簡介,黃興生平事跡介紹以及故居示意圖等。并恢復(fù)陳列了黃興和父親黃筱村先生及母親羅夫人生前居室的原貌和什物擺設(shè)。1981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0月對外開放。
故居在湖南省長沙縣高塘村涼塘。黃興誕生于此,并 在此處度過青少年時代。黃興(1874~1916)為近代著名 民主革命家,原名軫,字克強,1902年赴日本留學(xué),次 年回國,秘密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04年在長沙與陳天 華、宋教仁等組織華興會,1905年在東京與孫中山合組 同盟會。1907年起參預(yù)、組織了多次反清起義。1911年 武昌起義后被推為革命軍總司令。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 府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1913年任討袁軍總司令。1916 年病逝于上海。1917年在長沙舉行國葬。墓在長沙市岳 麓山頂。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兩進四合院,有上下 堂屋和茶堂。正屋兩邊有多間橫屋和雜屋。建筑面積約 900平方米,現(xiàn)僅存房屋 12間。建筑為土木結(jié)構(gòu)青瓦頂 平房,泥墻外敷白灰。上堂屋左邊正房是黃興臥室,右 邊正房是黃興父母臥室。
墓坐西朝東。墓碑用整塊乳白色巖石琢成,四棱形 似一柄長劍,高約8米。墓碑正面鑲1.6米的銅 牌,上刻“黃公克強之墓”。碑四周環(huán)繞石柱鐵欄,前 有鐵門。墓用麻石砌成,前有92級石階,階旁有歇臺。 1981 年對故居的 12間房屋進行了修葺和復(fù)原陳列, 展出黃興生前使用過的家具、文具25件,以及照片、墨 跡。同年對黃興墓進行了修繕,并布置了黃興事跡陳列。 1984年在故居內(nèi)新辟黃興革命史跡陳列室。設(shè)有黃興故 居文物管理所?,F(xiàn)由岳麓公園管理處管理。
“開國之功未可忘,國人猶自說孫黃。”黃興是辛亥革命時期與孫中山先生并稱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國同盟會最高領(lǐng)袖之一,也被尊為“共和的締造者之一”。2001年8月,筆者來到湖南長沙縣黃興故居時,這里正在進行1981年以來投入最大的一次裝修維護,國家文物局和縣人民政府一共投了40來萬元。據(jù)說國家文物局有專家對黃興故居的“護莊河”深感興趣,而長沙縣則是看到了20年來最明朗的旅游曙光,據(jù)說大道終于要修到故居來了。
黃興故居房屋建筑部分實現(xiàn)復(fù)原,除開撥款起的作用外,該館唐館長的記憶也起了大作用。對于自20世紀八十年代起年年到故居來看看的筆者而言,唐館長對故居原貌的描述仍然讓筆者大吃一驚。
“驚人事業(yè)隨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黃興39歲的時候,曾在漂泊動蕩的革命生活中留下了一段思鄉(xiāng)詩句。黃興朝思暮想的“園林”究竟是怎樣的呢?
1981年,黃興故居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這個當時和周圍農(nóng)民并無兩樣的平房建筑被筑墻保護起來,開放的只有一棟兩進一天井12間房的建筑;而這次修葺就恢復(fù)了與這棟房屋相連的兩邊“黃屋”共40間,其中西廂房為黃興3位姐姐的房間,取名“南軒”,東廂房為當時佃戶所住的房間,取名“稼圃”。另外還有牛碾房、谷倉、廚房等等。這大大小小50多間就是黃興家的原貌,但這占地6畝的建筑還只是黃興家園的六分之一。
以故居為中心,故居原貌整體為“前有水塘,后有花園,左有石榴,右有紫竹”,共占地36畝(除開水域面積),外則被一條4至5米寬的“護莊河”纏繞,“護莊河”接通門前的“大涼塘”、“小涼塘”、“門前塘”共3口大塘,終年活水流淌。這座“莊園”里沒有農(nóng)田,空地都種上了花草樹木,清雅宜人。據(jù)說莊園左邊的石榴園,每年春天橙橙燦燦,而右邊的紫竹園,每根竹子都是紫色的,經(jīng)營得頗費心機。莊園與外相連的,是正南面的“八字槽門”向外的一條麻石路。麻石路修得很長,往東一直接到“接駕嶺”,往西一直通到楊梅河(瀏陽河支流)。
黃興的父親黃筱村在家開設(shè)私塾,另還有300石谷田(可產(chǎn)300石谷子的田),因此黃興家在當時的農(nóng)村確屬豪門了。黃興家門富貴,在一般的文史資料中提及甚少,包括1984年黃興幼女黃德華回故鄉(xiāng)瞻仰故居時,也未提及故居原貌種種,只是贊嘆故鄉(xiāng)之變化。
1903年夏秋,黃興由日本回到長沙,在明德學(xué)堂教書,暗中聯(lián)絡(luò)同志,醞釀組織一個反抗清朝統(tǒng)治的革命團體。為避免清政府的注意,對外采用“華興公司”的名義,并規(guī)定公司的任務(wù)是“興辦礦業(yè)”,集資一百萬元,作為“開礦資本”。實際上是以“礦業(yè)”二字代替“革命”,“入股”代替“入會”,股票即是會員證。當時還提出了兩句生意經(jīng):“同心撲滿,當面算清”,實則含有“撲滅滿清”的意思。
唐館長說,其實黃興成立的華興會,就是變賣祖業(yè)農(nóng)田豪宅才搞成的。1903年,黃興的父親已不在人世,繼母還住在故鄉(xiāng),黃興為籌得建會經(jīng)費,要變賣故鄉(xiāng)的房產(chǎn)田地,由繼母撫養(yǎng)成人的黃興自知對不住繼母,跪在了繼母面前。繼母易自如自幼讀書深明大義,在關(guān)鍵時刻支持了黃興,舉家搬離豪宅,住到了離故居1里外石家河埠黃興的大姐姐劉姓家中。從此豪宅經(jīng)歷了多次易主的變化。
鮮為人知的消息是,黃興故居以東,僅以“護莊河”相隔的地方,竟然是清末國子監(jiān)大學(xué)士王益吾的故居。與黃興故居隔楊梅河相望的是被清廷封侯,卒后贈太傅、賜文襄的左宗棠真身之墓。左宗棠既不是本地出生,又未在此做過官,也不是在此離世的,他為何獨獨要葬在此處?可惜其墓志銘已被破壞,至今已成謎。
以上部分圖片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出處不詳,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